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。記者注意到,對比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,今年會議首提,“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。”
“今年多個重要會議中都提到過數字經濟發展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也很正常。”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,這是在宏觀層面提到數字經濟,實際上數字經濟發展不是今年才開始的,早就提到了。
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推動高質量發展,數字經濟將成為著力點,注重科技創新,未來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等成長板塊將會受益,5G商用及相關基建上下游產業也值得關注。
記者還注意到,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,“加快5G商用步伐,加強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。”但今年沒有再提到5G相關內容。
鄔賀銓對此表示,今年5G已經開始商用,所以不用再提了。2019年6月6日,中國發放5G商用牌照,5G正式商用。目前,很多用戶都用上了5G手機。
實際上,5G和數字經濟相輔相成。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曾指出,5G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,對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支撐引領作用;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加快探索,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。
而數字經濟對GDP的增長功不可沒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(GSMA)研究顯示,2018年中國移動行業直接和間接創造的工作崗位達850萬個,創造的經濟增加值為5.2萬億元。
該協會同時預測,到2023年移動通信將為中國經濟貢獻約6萬億元GDP,行業重心加速向5G轉移。另據中國信通院的測算,5G在2021年至2025年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15.2萬億元。
鄔賀銓稱,中央還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大方向沒有變化,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。“六穩”2018年就提出來了,今年再提,說明中央政策基本是穩定的,還是這樣的指導思想。
“雖然今年環境更復雜一些,但是中央發展經濟的戰略考慮沒有變化,更多的是強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。”鄔賀銓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