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字經濟:智行天下,無所不能
2018-06-13 16:41 來源:未知 閱讀:
本期看點:目前,經濟發展數字化轉型進入加速期,數字化產品、數字化服務、數字化運營、數字化生態將推動各行業持續創新轉型,實現穩步增長,人工智能將滲透到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數據顯示,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.2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20.3%,占GDP的比重達到32.9%,成為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引擎。數字經濟的發展,離不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驅動,人工智能技術便是其中的重要力量。未來,人工智能將會形成非常龐大的技術產業生態體系,成為驅動行業智能化、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,放大整個數字經濟的作用。
未來經濟發展政策
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政策的核心是支持產業升級與創新,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,并不斷走向全球化。未來政策的5個關鍵詞:科技引領、虛實結合、對外開放、自主可控、人才為本。
未來技術
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技術不斷涌現,掌握并應用最新技術就是打開數字經濟未來的鑰匙。軟件定義的基礎設施、云計算2.0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物聯網與5G等都將深刻影響未來產業的發展。
未來,人工智能將無處不在。據IDC預計,到2019年,40%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將使用人工智能服務。到2021年,75%的商企應用將使用人工智能,超過50%的消費者將與客戶服務機器人互動,超過90%的新工業機器人將借助人工智能。
計算方面,人工智能將推動中國市場快速向前發展。2017年,中國GPU服務器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,市場規模為5.65億美元(約合35億元人民幣),同比增長230.7%。
未來生態
用戶需求越來越復雜,對技術與應用的發展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,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提供所有解決方案,生態系統將和知識產權一樣同等重要——要么建設生態,要么加入生態。
到2020年, 全球60%的企業將設計/部署企業數字化平臺,并將其作為最新IT核心工具來開發和管理核心IP與數據,同時整合云平臺、產業平臺、數據和代碼社區、合作伙伴和客戶等資源。
未來行業
IT產業經過思考模式的改革之后,云計算已然成為了業界主流的驅動者之一。行業分析公司IDC把這種轉移叫做“第三平臺”,延續了之前的兩次技術轉移。利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等第三平臺技術與創新加速器技術的應用,從根本上改變個人、企業與物品之間的商業運作方式,通過業務模式創新,基于產出結果來交付產品或服務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核心,而智慧園區的建設將會是未來行業發展核心的載體。
目前,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繼農業經濟、工業經濟之后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,它將推動各領域向數字化轉型,實現價值增值和效率提升。由于數字經濟更容易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,因此,也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。在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、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李德仁眼中,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推動物理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進步,讓各行各業都具備思考的能力,有感知、有行為、有反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