頻頻上演“撞機”事件,什么原因?高空飛機故意墜落,又是為何?能抗摔,會舉重,還有神槍手!田間實戰,誰才是植保無人機中的戰斗機?
近幾年,植保無人機在農田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到底哪種植保無人機在田間工作的時候戰斗力更強呢?
前不久,在湖北省武穴市舉辦了全國無人機與機器人應用大賽——植保無人機決賽,來自全國的18家植保無人機企業及服務隊聚在一起,一決高下!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比賽當中他們居然故意讓無人機在空中相撞!
無人機是高科技精密產品,如此相撞,損傷是必然的。飛機在空中相撞,結局顯而易見。為什么這些無人機廠家要比賽撞機呢?要知道,在實際農業應用中,飛機相撞的概率非常低。
原來,相撞是為了看哪家無人機有較強的抗撞能力。除了撞機,大家還比摔機。不管是撞機還是摔機,行內有個專業的說法,叫“炸機”。
摔機,是無人機大賽上專門設置的抗摔能力測試環節,就是讓操控手在飛機離地四米以上的高度時,關閉飛機動力系統,讓飛機自由墜落。這個高度也是一般農田作業時飛機的飛行高度。
墜機當然會對飛機造成一定傷害,可飛手居然覺得這么做是小兒科。把價值不菲的高科技產品故意摔給人看,明擺著是有損失的事。
損失是可以預見的,故意制造“慘烈”現場絕不是為了博人眼球。炸機比賽表面看是撞飛機摔飛機,實際上比的是誰的飛機更抗摔,摔了之后能否快速修復,多長時間能重新起飛。
植保無人機是低空低速的飛行器,在田間地頭工作時,難免會因各種障礙導致飛行失誤。干農活要搶農時,如果飛機有故障要返廠,維修時間過長必然耽誤農時。要想蟲口奪糧,飛機一旦損壞,必須馬上就地修復。植保無人機的好壞和農民有著直接利益關系。誰更耐摔,修的更快,就更適合田間生產的實際需要。
比賽中,在空中慘烈相撞的兩架飛機分別經過了13分鐘和18分鐘的維修,重返天空。
除了炸機,大家還集體玩起了“超載”。往無人機上綁沙袋、礦泉水,讓無人機超載起降,看誰是大力士。讓無人機集體舉重當然不僅僅是“秀肌肉”,為的是通過這些舉措,測試飛機的穩定性。
植保無人機在田間作業時,裝載農藥藥液飛行,藥液會隨著風速的改變產生“浪涌”,這會挑戰無人機的穩定性。過載率越大,飛機的穩定性就越好,越能夠在超載的情況下平穩起降。
雖然到目前為止,植保無人機在我國總的作業面積還不到萬分之一,但一批致力于無人機技術創新和技術服務的團隊,正在推動中國植保無人機的發展。